本网讯 近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系青年教师闫文其博士与武汉大学刘抗教授、杨培华特聘研究员合作,在国际顶级化学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连续发表两篇高水平研究论文。蘑菇视频手机版是两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单位,展示了团队在新型储能材料与电化学体系领域的重要进展。

题为“High-Loading Gel Cathodes Enabling Energetic Zinc Metal Batteries with Device-Level Capacities Beyond 100 Ah L-1”的论文,提出用于构建高性能锌电池的凝胶正极(Gel Cathode)策略。该策略以电解质为聚合介质,显著提升电极润湿性;聚合物骨架自组装形成连通孔道的三维凝胶网络,降低离子传输曲折度并缩短扩散距离。凝胶基质同时具备良好力学稳定性,可在循环中缓解体积变化应力、抑制活性物质脱落与结构破坏。所制备正极实现67.8 mg cm-2的活性物质负载量,全电池体积容量达到120 Ah L-1,处于当前研究领先水平。

题为“Cationic–Zwitterionic Polymer Electrolytes with Enhanced Ionic Conductivity and Lithium-Ion Selectivity for Solid-State Batteries”的论文,聚焦一类阳离子–两性离子聚合物电解质,兼具高离子电导率与增强的锂离子选择性。体系通过阳离子链段固定阴离子以促进选择性锂离子传输,磺酸基团则促进盐解离与离子迁移。结构与电化学测试表明,该电解质在锂对称电池与Li||LiFePO4电池中表现出优异稳定性与循环性能;基于高载量正极的1.2 Ah软包电池验证了其可扩展性与安全性,展现出在下一代固态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前景。
(文/图:何朋;编辑:范夏勋;预审:查桂义;审核:王勇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