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色彩疗愈心灵,海绵传递温情——设计学院携手芜湖五院开展艺术疗愈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30   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践行高校服务社会的使命,深化校医合作模式,9月26日,设计学院联合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成功举办第四期深度体验艺术疗愈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以海绵绘画为核心载体,依托学校艺术专业特色与教育资源,为特殊儿童群体搭建艺术疗愈平台,助力其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践行高校服务特殊群体、赋能社的责任与担当。

活动当日,志愿者团队提前抵达医院场地,通过色彩明快的装饰、柔软触感的海绵材料及安全环保的颜料,构建起充满安全感的创作空间。针对孤独症儿童对陌生环境的敏感特性,志愿者采用“示范-触摸-观察”三步引导法:先展示海绵拓印的趣味过程,再引导孩子亲手触摸海绵感受其柔软质地,最后通过颜料晕染实验激发其对色彩变化的好奇心,逐步建立参与信心。在“一对一”创作陪伴模式下,孩子们展现出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有孩子通过反复拓印单一颜色获得秩序感,有孩子大胆尝试蓝黄碰撞的意外晕染效果。志愿者们用专业的素养和无限的耐心,守护着每个孩子独特的创作节奏,让海绵绘画成为激发孩子好奇心与自信心的钥匙。活动尾声的“彩虹画廊”环节将氛围推向高潮。当孩子们高举自己创作的海绵画作时,那些由重复纹样构成的“秩序之美”、色彩碰撞形成的“意外之美”,在家长、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共同注视下,化作照亮特殊儿童心灵的光芒。一位家长动情表示:“孩子平时很少主动展示作品,今天却自豪地指着画说‘这是我做的’,这种被看见的喜悦比任何语言都珍贵。”

 

此次活动不仅是艺术教育与医疗康复的创新融合,更是高校服务社会、拓展育人路径的生动实践。设计学院程瑶表示,设计学院未来将与芜湖五院共建“艺术疗愈课程研发中心”,系统开发涵盖海绵绘画、陶艺、数字艺术等媒介的系列疗愈课程,通过“课程包+工作坊+长期跟踪”的立体化模式,为特殊儿童群体提供更持久、更有效的成长支持,让艺术的光芒持续照亮“星星的孩子”前行的道路,践行“用色彩疗愈心灵,以艺术传递温情”的永恒承诺。

(文:田潇濛、祁思甜;图:李飒;预审:陶冶;审核:杨善祥)